学院动态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桦甸农画描绘民间风情,锡伯族弓箭之乡感受西迁精神

发布日期:2024-02-06 浏览量:

天圆地方,大国泱泱,甲乙丙丁,周吴郑王。泅渡历史的三峡,五千多年的纵向历史跨度,五十六个民族的横向文化范围,形成了如今灿烂如繁星的非遗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与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为讲好非遗故事,了解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皇冠体育官网“守护民族根,璀璨民族魂”实践队前往吉林省桦甸市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进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采访非遗传承人、参观历史纪念馆、走访当地家庭等方式,感受传统文化,传承非遗灵魂。


落笔生花诠释民族底蕴

桦甸农民画,也称桦甸现代民间绘画。是以农民作者为创作主体,以“三农”为主要题材,是表现农村地域文化、民俗风情、农民情感和精神气质的民间艺术的新样式。质朴而不失神韵,吸收了传统的民间绘画、剪纸、刺绣、蜡染特点,借鉴了版画、国画特色,将水墨揉纸、装饰艺术融入其中,构图饱满、形象质朴、抽象夸张、色彩艳丽,有浓郁的桦甸地方特色。

 

1988年桦甸农民画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吉林雪柳民间美术作品展”活动中获得成功。1991年桦甸市被中国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优秀画乡”后,得以全国普及。

 

实践队队员拍摄的非遗传承人作品

画面厚重有质感,色彩丰富有变化。从构思、草图创作、透稿,再到拖板、泼墨、揉纸、着色,桦甸农民画的每一个步骤都是民族文化生活的沉淀。其中,揉纸技法是桦甸农民画独创的一种绘画风格,主要画法是将画稿融入水墨,从纸四周向中心揉搓成一团,再展开,重复数遍,使画面形成细密的皱褶纹理,铺开着色。复杂的工序中承载千百年来的民族智慧,是成百上千的桦甸农民画艺术者不断探索的结果。

 

非遗传承人获奖作品(部分)

为更加深入了解桦甸农民画,实践团队的成员们特地采访了桦甸农民画非遗传承人卢凤霞女士。卢凤霞女士受母亲熏陶从小就对刺绣、画画感兴趣,因高考失利与自己理想的美院擦肩而过,后又经父母安排嫁到靖宇县的一个小山村里。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虽然身处生活的漩涡里,但她仍向往诗和远方。她渴望走出大山,一是实现艺术梦想,让更多人看到她的才华;二是让自己的三个孩子将来开阔眼界,有所追求。虽然家人极力反对,但卢凤霞女士仍顶着巨大压力于1990年来到一无亲二无故的桦甸市

画画、养家两手抓,从1996年走进桦甸农民画的队伍里,卢凤霞在此后的几十年里获得无数成就。2008年艺术创作业绩被编入中国民间艺术家卷名人名典,2009年《采蘑菇的小姑娘》获第五届“欧阳询奖”全国书画大赛金奖,入编《中国当代书画名家墨迹选》,并授予中国当代资深书画家称号。2009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卢凤霞作品集,2010年获吉林市第五届松花湖文艺奖。2012年被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命名为第二批全国“十佳农民书画家”。2015年《祈福》作品在甘肃省农民画研究会举办的全国农民画展获一等奖。2016年被吉林省农民画研究会命名为吉林省农民画大师,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会员。2019年《白桦金秋》作品在吉林省桦甸举办的美丽乡村白桦相约全国农民画展中获主题特等奖。

卢凤霞女士部分获奖

有创新才能有发展。卢凤霞女士深知非遗的现代化意义,对桦甸农民画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农民画中融入国画、水墨等绘画形式,采取干差法、油脂法等方式,使农民画更加具有层次感、厚重感。

 

卢凤霞女士在联合国展出过的画(左图) 实践队成员对卢凤霞女士进行采访(右图)

实践队成员在采访中得知桦甸农民画由于耗费时间长等原因,前来学习的以老年人、中年人为主,年轻人很少。但我们相信在非遗传承人的努力下,桦甸农民画一定会得到丰和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农民画”行列。本次实践活动中,实践队员们不仅体验到了丰富的民族文化,更感受到了非遗传承人的坚守和对梦想的坚持。相信本次宝贵的实践经历势必会为他们带来不少启发。


西迁漠北彰显民族精神

锡伯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之一,现今约有19万人,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及新疆察布查尔地区。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以下简称察县)被称为箭乡,源于该县的锡伯族人,以精绝射箭技艺驰名于世。从吉林到新疆,横跨大半个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给人的感动不仅体现在桦甸农民画画中,也寄托于锡伯族的西迁精神中。

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是锡伯族的重要传统节日——西迁节。锡伯族西迁历史纪念馆是用纪念锡伯族祖先在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的一次壮大西迁。“一寸丹心图报国”,为了巩固对新疆的统治,驱赶准噶尔残匪,1018名锡伯官兵与其家属积极响应清政府的号召,毅然西迁,他们从沈阳出发,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艰苦跋涉,翻越崇山峻岭、克服寒冬暴雪,到达新疆伊犁察县。后人为了赞扬锡伯族先辈们保家卫国的业绩,缅怀一路上经过生死离别的骨肉同胞,将四月十八这一天定为西迁节。

实践队员参观锡伯族西迁历史纪念馆,不仅为西迁精神所震撼,也更加坚定了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决心。

西迁路线图

锡伯族人民能西迁漠北、保家卫国,其靠的,就是精湛的弓箭制作技术,锡伯族的弓箭技艺浓缩了民族文化和历史,与西迁精神熔铸为一体。锡伯族的“弓箭制作技艺”早在2008年就以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开展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实践队员采访到了一位锡伯族弓箭的制作者,通过交流得知:原先的弓由野山羊的角、牛筋、桦树皮、鱼胶等材料制成,弹力很大,由于现在野山羊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由水牛角替代,经过200多道工序,冬天做弓胎,春天刨牛角,夏天扎牛筋,秋天黏合所有的材料,便可以收获一个完整的弓箭。弓箭孕育了锡伯民族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动力,锡伯族射手有一句名言:“人的一生如同射一支箭一样短暂,要射中人生目标,实现自己的理想,就要有一种专注的精神,克服名利和虚荣的干扰,做到身心合一、全心投入,方可命中目标,而不虚度此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民族之间的交往,锡伯族传统弓箭历经了多次变迁升华,起初用于射猎、军事的弓箭逐渐演化为民间竞技的工具,又再演化为现代射箭体育运动器材、收藏艺术品。国家也出台相应的保护措施,察县获得传统箭术项目单位保护资格,让射箭走进中小学的课程,并通过设立弓箭文化博览苑等方式让锡伯族弓箭再次走进了大家的视野,如今,官方和民间组织的锡伯族射箭比赛也仍保留清朝时期严格的典章和射艺规范。

时至今日,锡伯族的弓箭技艺仍熠熠生辉,据不完全统计,新疆锡伯族群众中涌现出国际级健将3名,国家级、自治区级健将近50名,他们创造了诸多箭坛奇迹,让世界认识了锡伯族。

 

锡伯族弓箭继承人(左图) 北京奥运会上的薛海峰(右图)

无论是桦甸农民画还是锡伯族文化,或许是画笔舒展,或许是步伐铿锵,或许是千锤百炼,或许是口口相传,他们都以不同的形式展现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文化记忆和人民的精神内涵,将中国千百年来的精神记忆具象化地展示出来。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实践队员切身感受到了非遗文化源远流长、历久弥新,作为青年学子,我们应深刻学习“两个结合”的精神内涵,将自己所学运用到文化保护和传承中去,为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延续中国传统技艺之美。



文字: 薛慧文、孙冉翔宇、龚梓诺

图片:薛慧文、孙冉翔宇

责编玛尔哈巴·阿合买提

审核:范翔


Baidu
sogou